如何回到舊時?科技與設計可以令你置身舊日灣仔,親身感受昔日社區氛圍。#ddHK 委約作品 - 《HKACT! ACT 1 BeHere》由新媒體藝術家藤幡正樹創作,以擴增實境技術,創作一系列約40多個三維立體形像作品,由演員在攝影棚中從新呈現1940至70年代香港居民的生活面貌 。旅客及公眾可以使用手機應用程式與回憶實景雕塑互動,透過手機鏡頭融入舊時代的香港社區場景之中。
藤幡正樹及其創作團隊經過一年半的設計前期工作,與灣仔舊街坊訪談,親自整理口述歷史,再參考大量香港舊照片,以紥實的歷史資料去創作《 BeHere》。一系列約40多個作品,沿着1850年代的灣仔海岸線,即現時皇后大道東展現。由東至西,將會連結藍屋、石水渠街花園、灣仔峽道遊樂場、舊灣仔郵政局、利東街、大王東街休憩處、聯發街休憩處、光明街兒童遊樂場、日街、東美花園。沿途既有觀光名勝,亦有公共空間。旅客及公眾可以於活動網站報名參加導賞團,透過這些立體形像參與舊時香港生活,同時了解及使用灣仔區都巿公共空間。
《 BeHere》10個站點,形成由東至西的橫向藝術設計通道,與《#dd創意‧營造社區》所形成的由北至南的縱向藝術設計通道,共同連結灣仔區的中心地帶,覆蓋新舊灣仔區,打通社區脈絡,重塑人流方向。HKACT! ACT 1 BeHere AR 導賞團 - 星期一至五下午 16:00 開始
集合點:灣仔石水渠街藍屋
語言:廣東話及英文
參加名額:15
活動需時:1 hour
查詢:[email protected]
報名:GET eTickets
藤幡正樹是全球新媒體藝術的先驅之一,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從事視頻和數碼成像工作。他是最早使用立體光刻技術的藝術家之一,這種技術使用激光掃過液體樹脂的表面使其聚合。
他憑電腦圖像作品在20世紀80年代闖出名堂,之後他開始對使用數據以三維打印技術製作三維雕塑產生興趣,如數控路由作品《Geometric Love》(1987)、立體光刻作品《Forbidden Fruits》(1989),以及使用集成電路製造技術製造出世界上最小型的雕塑。 到了1990年代中期,藤幡正樹製作了後來被稱為「互動藝術」的一些經典作品,包括使用了紅外無線電話的《Removable Reality》(1992);《Impression Velocity》(1994),藝術家使用配備GPS的筆記本電腦以數碼測圖富士山;探索網絡技術的《Beyond Pages》(1995-1997)和《Global Interior Project》(1995)。他的作品對人們在不同介面的互動以及在虛擬空間的溝通提出質疑。
近年他主要的關注點,是採用多媒體技術探討在虛擬空間內溝通的可能性,尤其在1992年開始的GPS技術實驗,以不尋常的技術收集數據,從而製作一系列精心製作和無可比擬的網絡空間創作,這些創作可稱作「未來的電影」或「將來的媒體」。他的《Field-work @ Alsace》(2003)彙編有關國際邊界的訪談。音樂作品《Simultaneous Echoes》(2009)在北愛爾蘭創作,而《活力之聲》(2012)則在法國南特創作,匯集在虛擬空間呼叫的騎單車者的聲音。
藤幡正樹的作品曾在日本和世界各地展出,包括1983,1984,1996和2000年的Siggraph會議(美國),Ars Electronica(林茨),DEAF(鹿特丹),CyberForum(里斯本),VEAF(溫哥華)和他的作品獲ZKM(卡爾斯魯厄)永久收藏。他的《Global Interior Project #2》獲得了1996年的Golden NIKA獎,《Voices of Aliveness 》曾獲2013年Ars Electronica優秀獎,《Simultaneous Echoes》曾獲2010年日本教育部美術獎。
藤幡正樹的教育事業同樣出色,曾任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環境信息學院教授(1990-1999)、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院媒體系教授(1999-2006)和東京藝術大學電影與新媒體研究院教授及院長(2005-2011)。之後擔任法國巴黎巴黎第八大學、日本京都立命館大學、奧地利林茨藝術大學的客席教授,現時是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客席教授。
《BeHere》項目涉及對20世紀40至70年代香港歷史的長期研究,尤其是灣仔區的歷史。這項研究不僅涉及影像的選擇,還包括影像在這段時間顯示的香港實際生活面貌。研究還包括與當地長者的分享,用以收集有關灣仔生活的第一手資料和對所揀選的圖像的見解。
《BeHere》主要由人們的快照和日常生活影像組成。這些照片是從香港各種圖書館和私人收藏的檔案庫挑選出來,以作微觀敘述和情景的參考。
藝術家在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以及香港演藝學院舞台及製作藝術學院舉辦了一系列工作坊,與兩間學院的學生共享資源及專業知識,包括創意媒體學院提供的技術支援,以及由舞台及製作藝術學院的院長和管理團隊提供的燈光、服裝、道具、化妝和髮型團隊的協助。
最終的立體形像是利用攝影測量法軟件製作,並使用70部攝影機在攝影廠內拍攝。攝影測量的演員通過各種途徑招募 ,包括公開招募、親自邀請、本地藝術家的支持、學生志願者和聘用專業演員等。
原來的二維快照經過後期製作過程,重新建構為三維立體模型,然後使用擴增實境技術將網絡中的立體形像數據呈現到現實世界,再由手機的鏡頭捕捉。
翟偉良
張伯根
鄭寶鴻
Clarence. W. Sorensen (由 The American Geographical Society Library,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ilwaukee Libraries 提供)
Estate of Yau Leung
H. Tam (由南華早報提供)
Hedda Morrison (由 Harvard Yenching Library 提供)
K.W. Ng (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處提供)
R. Yung (由南華早報提供)
Raymond Tang (由南華早報提供)
Robin Lam (由南華早報提供)
S. Chuang (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處提供)
香港大學圖書館
Jerman Chu
Lina Lee
Tracy Giu
Zora Lai
Albert Lu
Annika Lu
Carson Chung
Chan Tsan For
Cheung Chung Man
Cheung Lin
David Yeung
Florence Kwok
Fung Yui Yin
Hui Kin Ming
Ina Guianela Abejero
Jamie Chan
Jonathan Lee
Kacey Wong
Lam Sau Man
Lee Ying Chun
Li Wai Foon
Lam Cheuk Hung
Lo Cheuk Wing
Pennie Leung
Remedy Chiu
Veronica But
Wong Hoi Yin
Wong Ting Hin
Yiu Lok Man
Zhang Tsz Man
陳育強
Charles Merewether
Jeffrey Shaw
Lewis Biggs
Colin Fournier
高思雅
Yuko Hasegawa
羅發禮
Leon Tan
Tony Tang
聖雅各福群會
Chau Kwan Ying
蔡敏志
郭孟浩(蛙王)
鄺錦林
梁嘉聲
梁蕙群
梁永康
胡恩威
潘荔明
黃炳培 (又一山人)
黃玉珍
禤四妹